作者:连晓敏
简介:看着小家伙喝的甜嘴巴舌的小样,心理年龄33的老阿姨琢磨,自己这具身体也才13啊,以后也得多吃,补充营养长大个。小丫早上六点多就醒过一次,已经喂过了奶。临出门又给换了一次纸尿裤,把她裹上小包被,放在竹篓里,让她继续睡。其实背上竹篓的时候,就把小丫送到了空间里的卧室大床上,稳稳的躺着了。小福根本不会注意到这些,连晓敏抱起小娃子往外走,她刻意避着点人出门,这时候大家都在上工,外面本来也人并不多。她家院子在山脚边,离村口比较远,但有另个好处,正好能走后边靠山的一条林间小路。
起床后,连晓敏快速的穿好衣服。
这东北的秋天真冷啊,出了被窝就感受到一股冷气袭来。
记得前世,东北十月就开始陆续供暖了。
她把小福也叫起来了,小福听说今天出门,很高兴的让姐姐给快点穿衣服。
从空间翻出一套稍微有点厚度的小衣服,给小娃子赶快套上。
深蓝色的薄棉小外套,黑色绒布的小裤子,小福见到自己也有新衣服穿了,开心的咧嘴笑:“结结,结结好~”
连晓敏也乐了,这小娃子,这么一点儿的小人儿,就喜欢新衣服了,还穿了新衣服就知道姐姐好。
她带着小福去当院里洗漱后,拿出来一大饭盒瘦肉粥,先喂他吃饱,自己再吃。
看着小家伙喝的甜嘴巴舌的小样,心理年龄33的老阿姨琢磨,自己这具身体也才13啊,以后也得多吃,补充营养长大个。
小丫早上六点多就醒过一次,已经喂过了奶。
临出门又给换了一次纸尿裤,把她裹上小包被,放在竹篓里,让她继续睡。
其实背上竹篓的时候,就把小丫送到了空间里的卧室大床上,稳稳的躺着了。
小福根本不会注意到这些,连晓敏抱起小娃子往外走,她刻意避着点人出门,这时候大家都在上工,外面本来也人并不多。
她家院子在山脚边,离村口比较远,但有另个好处,正好能走后边靠山的一条林间小路。
这样,直接出村去公社,走这条小路,直线距离还更近便不少。
这条小路更碰不上啥人了,这几天她没事就出来溜达,地形都掌握清楚。
连晓敏吃了大力丸,现在力气大的很,抱着小福走的健步如飞。
从村里到公社,大约20里地。
她走了一段路,见根本没有人,就从空间拿出一辆黑色的最小型电动车,还带踏板的,骑上去更稳当。
给小福又套了一件厚斗篷挡风,斗篷上的连帽也扣上他的小脑袋,让小身体坐在自己两腿上,再拿出一根布带把自己的身体和小福的小身子给系上。
连晓敏伸左臂也微微搂着点儿怀中的小娃,右手单手扶车把,骑上电动车走起,这操作一顿666,愉快的骑向公社。
听说村里是有牛车的,这20里地,牛车估计要走很久吧。
反正,她的小电动开起来,差不多半小时就到了。
一路上小福都很开心,他从来没坐过车,以为姐姐带着她玩,看到一路秋天的美丽风景,真开心呐!
连晓敏的心情也很好,路过一片金黄的农田,她骑着小电动缓缓驶过,心中还涌现出一点豪迈之情来。
想她一个2023年的人,业界精英,现在就咔嚓一下子,毫无准备的混乡村里了。
不知道自己的一身本事,是不是就这样浪费了。
不过咸鱼的本心,劝慰住了自己个的灵魂——这北国田园风光,这不也老美了么!
这个时代有这个时代的美好,是现代人根本感受不到的。
怀里还搂着个贼可爱的小娃子,挥舞着小手手,小奶音一个劲儿的吖吖诉说着兴奋,骑着车的人,更是心情舒畅!
快到公社的时候,连晓敏停了下来,把车收进空间。
小福第一次坐车,觉得新鲜极了,一路上小嘴就没停下,短短的词儿一顿往外冒。
收好他的斗篷,抱着小娃子,往公社走了最后的一里地。
一边对他说:“小福,姐姐跟你说,姐姐带小福坐车车不要告诉别人哦,姐姐只带小福玩。”
也不知道小娃听不听得懂,反正看他很认真的点点小脑袋,咧着嘴说:“结结,不说。”
还用小手指头在嘴上比划着嘘嘘。
真是被可爱的小娃子又戳到了老阿姨的心,连晓敏又在小福的小脸上啾啾亲了两下。
很快走到了公社,一路打听着,很快走到了供销社。
站在门口仔细端详了一下,心想,原来60年代的供销社是这个样子的。
门脸不小,四扇开的木门,上端挂着一块大牌子写着:人民供销社。
走进去,里面很宽敞,一共两层楼,一楼一进门就是一溜的玻璃柜台。
食品类除了有一处卖散装糖块,和水果罐头的,其他一律没有。
就连传说中的糕点那些,现在也都根本看不见,可真是饥荒年啊。
连晓敏本来还想看看这年代的糕点啥样呢,记得自己小时候吃过九十年代的点心匣子,啥味儿忘了。
供销社里日用杂货倒是都有,可是她根本就没有票。
那么也只是来这里看一看的,做到心里有数,了解一下这个时代供销社都有些什么,都是啥价格。
柜台后面有两个售货员,都是女同志。
一个20岁上下、长脸儿的年轻姑娘,另一个是看着有35岁以上的妇女,大饼脸,浓眉大眼。
这俩人坐在一块儿唠嗑,柜台边有两三个顾客,都在自己看。
连晓敏快速地看了看货品,其中注意到那种搪瓷盆和暖水瓶,就跟她空间里之前囤货的那一批,特别类似,图案都是一个风格的。
又上了二楼,随便看了一圈。
这一层,主要是布匹,也就只有两三种颜色的机织棉布,黑色、白色、灰色的。
棉布柜台旁边,是成衣柜台。
墙上挂着成衣,但只有两三款。
衣服一款是冬装,藏蓝色的棉袄棉裤,好像还有黑色的同款。
另一款成衣就是长袖白衬衫,黑色的单裤,军绿色的单裤,其他啥也没有了。
这个时候,基本没什么人买成衣,都是买布料自己做衣服,差的钱不少。
卖鞋的柜台倒是货不少,有厚棉鞋、胶鞋、雨鞋。
黑色的绿色的,也就这些。
二楼也是两个女售货员,一个40多岁的妇女,梳着胡兰头。
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一点的姑娘,有点黑,梳着一条大辫子。
另外还有一个看起来只有十八九的小伙子,还带个眼镜,像是一个算账的会计,正从后边办公室走出来,往楼下去。
连晓敏问了一下女售货员,这个棉布怎么卖。
对方也没有传说中的态度有多不好,回答说要布票加6毛钱一尺。
连晓敏算了下,三尺是1米,也就是1米布一块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