咸丰年间,天地会横行,太平军揭竿而起,整个天下似乎都乱了套了。 朝廷派了曾国藩、多隆阿等好几批官兵前往广西进行剿匪,不过成果不太理想。反倒是让起义军得了势,越发的壮大威武。 朝廷内部也是吵的不可开交,以恭亲王爱新觉罗·奕䜣、文祥等为首的一批军机要员,主张此时朝廷应该破釜沉舟,必须要加派军队严厉惩处那些祸乱一方的农民起义军。 而以怡亲王爱新觉罗·载垣、爱新觉罗·肃顺等为首的另一批满清要员,却是认为攘外必先安内,当务之急,必须要革除了满清朝廷内部的弊端,方能全力镇压那些起义军。 怡亲王载垣说的安内,其实就是要把这为祸朝纲的叶赫那拉·杏贞(即后来的慈禧太后)、大太监安德海给革除了,咸丰帝被这二人蛊惑许久了。 比不上恭亲王那些人,手握兵权,怡亲王爱新觉罗·载垣手里没什么人,所以很久前他就从江湖里物色了一批高手。 因为天下乱了,所以江湖也乱了。 不过,最近江湖里倒是传闻一起,说的是明末崇祯帝当初花重金打造的一柄快刀,本意是想在闯王李自成攻进北京城的时候,进行斩首行动。 只不过,还没等到用,崇祯帝就吊死在煤山上。 明朝亡了,这把刀就丢了行踪。 传闻这把刀能够劈金断银,快如闪电,是一把上等的奇兵,满清朝建国初,当时顺治皇帝还秘密下令全国范围内寻找,只可惜,未见这把刀的踪迹。 而最近的这传闻是从东吴城里传出来的,说是有人在东吴城里,见到那卖肉做饭的侯大,用的刀削骨如泥,样式、雕刻都极似传说中崇祯帝打造的那柄快刀。 通俗说,一柄刀有多快?大抵是说它手起刀落人抬走,不过没人见过侯大手里那柄刀真的削过铁器,倒是素日里,侯大是用那柄刀剃牛骨,普通人剁牛骨多是要费上些功夫,而侯大削肉剔骨的功夫,在东吴城里是数一数二的。 本来,围观的人多是认为侯大手底的功夫了不得,直到某一天,某一位眼尖的人瞧出侯大手里那柄刀的不凡。 故而后一传十,十传百,街头巷尾,口口相传。 很快这事情就越传越离谱,竟是传出来,侯…
咸丰年间,天地会横行,太平军揭竿而起,整个天下似乎都乱了套了。
朝廷派了曾国藩、多隆阿等好几批官兵前往广西进行剿匪,不过成果不太理想。反倒是让起义军得了势,越发的壮大威武。
朝廷内部也是吵的不可开交,以恭亲王爱新觉罗·奕䜣、文祥等为首的一批军机要员,主张此时朝廷应该破釜沉舟,必须要加派军队严厉惩处那些祸乱一方的农民起义军。
而以怡亲王爱新觉罗·载垣、爱新觉罗·肃顺等为首的另一批满清要员,却是认为攘外必先安内,当务之急,必须要革除了满清朝廷内部的弊端,方能全力镇压那些起义军。
怡亲王载垣说的安内,其实就是要把这为祸朝纲的叶赫那拉·杏贞(即后来的慈禧太后)、大太监安德海给革除了,咸丰帝被这二人蛊惑许久了。
比不上恭亲王那些人,手握兵权,怡亲王爱新觉罗·载垣手里没什么人,所以很久前他就从江湖里物色了一批高手。
因为天下乱了,所以江湖也乱了。
不过,最近江湖里倒是传闻一起,说的是明末崇祯帝当初花重金打造的一柄快刀,本意是想在闯王李自成攻进北京城的时候,进行斩首行动。
只不过,还没等到用,崇祯帝就吊死在煤山上。
明朝亡了,这把刀就丢了行踪。
传闻这把刀能够劈金断银,快如闪电,是一把上等的奇兵,满清朝建国初,当时顺治皇帝还秘密下令全国范围内寻找,只可惜,未见这把刀的踪迹。
而最近的这传闻是从东吴城里传出来的,说是有人在东吴城里,见到那卖肉做饭的侯大,用的刀削骨如泥,样式、雕刻都极似传说中崇祯帝打造的那柄快刀。
通俗说,一柄刀有多快?大抵是说它手起刀落人抬走,不过没人见过侯大手里那柄刀真的削过铁器,倒是素日里,侯大是用那柄刀剃牛骨,普通人剁牛骨多是要费上些功夫,而侯大削肉剔骨的功夫,在东吴城里是数一数二的。
本来,围观的人多是认为侯大手底的功夫了不得,直到某一天,某一位眼尖的人瞧出侯大手里那柄刀的不凡。
故而后一传十,十传百,街头巷尾,口口相传。
很快这事情就越传越离谱,竟是传出来,侯大手里的这柄刀就是当年崇祯皇帝锻造的那柄绝世宝刀。
不过,很快就有人反驳,崇祯皇帝怕不是闲的,花了如此重金打造的是一柄菜刀?不过不管怎么说,消息是真是假,总得验过了才能知道。
怡亲王载垣早就得到了这个消息,于是暗地里安排了一个江湖高手去探一探这东吴城里的虚实。
当然如果那柄刀是真的,就把刀拿回来,如果不是真的,那就把东吴城里那些造谣的人给……
怡亲王派出的这个高手,名唤姚海川。在八年前,他与当时江湖第一高手陆石江于泰山之巅一较高下。
可惜的是,在战了百余招之后,姚海川惜败一招,从那以后姚海川便隐匿于江湖之中,从此江湖上的人就鲜有听到南拳姚海川的名号。
随着时间的推进,姚海川的名字已经被淹没在历史长河当中了。然而,大家不知道的是,姚海川从两年前就加入了怡亲王载垣的门下,暗中帮怡亲王做一些事情,成了怡亲王手底下颇为倚重的一位。
而另一边的恭亲王奕诉在得到消息之后,也是安排了人手前往东吴城,派出的人名唤何三,使得一柄长刀,这何三算起来在江湖上也是鼎鼎有名,只不过这名声不是好的那种,他素日里专干的是一些偷鸡摸狗的勾当。
不过恭亲王奕诉看重的就是他这样过街老鼠的秉性,因为这样的人,在做事情的时候往往都是不会留手的。
东吴城位于北京城的东边,靠着海边,常有一些海寇上岸抢掠,这些年更是因为朝廷放宽了对那些海寇的剿杀,朝廷逐渐失去了对于海边的掌控。
所以像东吴城这种地方,海寇、当地的贼匪、朝廷的衙役等等诸多势力在这里盘根错节,鱼龙混杂,谁也管不了谁,纷争不断。
不过,最苦的还是底层的老百姓。
不同于姚海川秘密潜入东吴城,这何三是大摇大摆进城的,因为恭亲王府早早就派人递了消息到东吴城县衙,有京城来人这两日便到。
所以何三路上并未停留,到了东吴城,便直奔东吴城县衙。
这东吴城县衙的县令,姓张单字一个飞,没错,就是和三国时期那位鼎鼎大名的猛将军同名同姓,但是此东吴城县令张飞却是身材瘦削,面容白皙,俨然一副文弱书生的模样。
“张县令,我奉王爷的旨意,此来是查一查那东吴城近来传闻甚广的那柄刀。“何三一上来,并没有拐弯抹角,直接与县令张飞言明了自己的来意。
县令张飞搓了搓手,有些犹豫的说道,“大人,这事情在下官的地界发生,传的下官也是早就听说一些,但不过呢,眼下此事却是有些棘手了。”
何三听到张飞有些为难的话,顿时面露不喜,怎的自己方才刚来这里,还未开始调查,就有困难?
看到何三骤变的脸色,县令张飞急忙开口说道,“大人,想必你也知道,我们这东吴城最近这些年不太平,城内有很多股势力错综复杂,我们虽然是朝廷的衙役,但在东吴城内,根本说不上什么话语的。这大人你想要调查的那柄刀,也就是那个叫侯大的屠夫,前几日的时候已经被黑虎帮的人给提前接走了。”
“黑虎帮?接走?”何三神色严肃的问道,“我看是,被抢走了吧?你们这东吴县衙素日里是干什么吃的啊,这些年居然任由这些势力滋生壮大。”
县令张飞长长叹了一口气,“大人,如今朝廷里的情况也是不明朗啊,我们这县衙名义上是朝廷的县衙,但现在加上下官,也就仅有不到十个人了。”
实则张飞心里也在骂娘,要是朝廷给力,怎会官做的这么憋屈。
何三眉头紧皱,进城之前,对于东吴城的势力也是颇有些了解,这黑虎帮便是城中最大的势力,看来这想要让东吴城县衙帮助,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了,想要找到那柄刀,还是得自己去暗中调查了。
“那那柄刀有没有查明,是真是假?”
“十之八九为真。”
听到如此肯定回答,何三倒是心里吐了一口气,也算有一个好消息了。
“张县令,如你所言,给我说一说这黑虎帮究竟有什么来头吗?”何三也算机敏,眼下最重要的就是要先知道这抢走侯大的黑虎帮究竟是什么来头。
古语有云,知己知彼百战不殆。
县令张飞沉吟了片刻之后,开口说道,“大人,这黑虎帮乃是我们东吴城内最大的势力,他们在东吴城里面,就是如今的一片天呐,如东吴城的漕运、盐铁、车马行等等,都有黑虎帮的身影,如今大人所要找的那位侯大,被黑虎帮提前抓走,下官猜测,恐怕黑虎帮的人也是想要探查出那柄刀的消息。”
“至于这黑虎帮的来头呢,下官也是略知一二,据说这黑虎帮背后的人乃是如今的两江总督张万河,这样的人物,谁敢惹得起啊,我们县衙拿他们根本没有任何办法, 。”
听到张飞的话,何三倒吸了一口凉气,虽然他是个江湖中人,但因为常年在恭亲王奕诉的手底下做事,对于朝中的那些封疆大吏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。
这张万河就是如今朝廷万分倚重之人,他任两江总督兼任兵部尚书,朝中权柄可谓是位高权重。
而且,这张万河与宫里面的一些人物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,这就让他在官场之上更加是风生水起。
“张县令,黑虎帮那边你有安排人在盯着的吧?”突然,何三转头看向东吴城县令张飞,这张飞对于侯大的行踪如此确定,想必肯定是暗中派人跟踪的。
张飞也不掩藏,直接坦白:“大人,虽然这两江总督张万河大人权势滔天,但这毕竟还是在我东吴城的地界儿,所以下官从得到消息之后,就一直暗中派人跟踪那侯大,对于他的行踪,下官可以说是了如指掌。”
何三点点头,这样一来,倒也是算掌握了一些先机,想到这儿,何三再次吩咐道,“张县令,安排你的人继续盯着侯大的行踪,但切记一定不能打草惊蛇,莫要让黑虎帮的人发现是我们在跟踪。”
“另外,你给我安排两个人手,我要暗中去调查一下,王爷这边可是还等着回复呢。”
何三觉得眼下只能如此,自己先去探查一番,看看具体的情况再行定夺。
而姚海川这边呢,也是已经暗中潜入了东吴城内。
只不过,怡亲王可没有给他安排太多的臂助,可以说姚海川是一个人在行动。